Q&A 常見問題

微創植牙

新式的植牙手術方式,傷口範圍小,傷口癒合快速。
人工植牙的步驟?

  1. 須先拍攝全口X光片來評估牙齒的骨頭厚度跟深度(了解本身牙齒植牙的條件)
  2. 先跟醫師進行深入的諮詢,了解所有植牙的過程跟術前術後的需知。
  3. 手術進行: 局部麻醉->術前清潔跟消毒->手術進行(先切開口內組織,在進行植體的前置擴骨,植入植體)->傷口縫合->一周拆線檢查->等待植體跟骨頭的整合(須依患者自身狀況評估等待期,每個患者時間不同)。
  4. 取假牙冠模型。
  5. 固定假牙冠。
  6. 定期半年回診檢查。

何為微創植牙?

微創植牙,顧名思義就是在牙齦創造一個微小的傷口將人工牙根植入。
由於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幾乎不需要縫合,腫脹疼痛的程度也相對的減輕許多。
當然,術後恢復的速度也較快,不影響日常生活,仍可照常上班上課。
新式的微創植牙將大大增加患者在植牙過程中的舒適 度,過程簡易,節省醫師及患者寶貴的時間!!

何為人工植牙?

人工植牙其實就是用合金植體植入齒槽骨內,用來取代失去或拔除的牙齒。
並在植體上製作一個假牙冠,用來取代失去的牙齒,回復牙齒的咬合功能。

INMAN 英曼整列器

快只需1個月就能使牙齒變得整齊,費用比傳統的牙齒矯正治療便宜許多。
英曼整列器疑問?

相信很多患者朋友您對於英曼整列器都有相當大的疑問,現在史丹佛牙醫診所為您將英曼的相關問題稍微做個整理,讓患者您更了解英曼整列器:

  1. 目前英曼整列器全台只有謝錚婷醫師擁有相關專利跟製作權,謝醫師只在台北縣市看診。
  2. 英曼整列器是局部性的活動式矯正器(針對前牙4-6顆,您在出席重要場合時可暫時將整列器取下)
  3. 英曼整列器是將不整齊的牙齒排列整齊,因為只針對前牙,所以不需拔牙。
  4. 英曼整列器送往國外製作,故取完齒模到裝戴英曼整列器需3-4個禮拜(之後平均2-4個禮拜回診一次)
  5. 英曼整列器適用於成人,故兒童不適用此矯正方式。
  6. 英曼整列器矯正時間約3-6個月即可(相對患者須配合醫師囑咐的時間配戴英曼整列器)
  7. 英曼整列器初期配戴會有口齒不清跟痠軟感這是正常現象,等到口腔適應後就正常了。
  8. 英曼整列器矯正完成後還是需配戴維持器穩定牙齒預防牙齒再次移位。
  9. 有些患者住得較遠,你可先將牙齒拍照MAIL讓醫師做初步的矯正評估(拍攝照片須有牙齒正面、側面、口內牙齒照片)



齒列矯正

運用牙齒移動原理,將矯正線放在矯正器上,就像放在鐵軌上,牙齒受力後即可在軌道上移動,達到矯正的功效。
齒列不正有哪幾種類型 ?

牙齒的不整齊或咬合問題長期下來都會造成很多問題產生,如蛀牙、牙周病、臉型改變、顳顎關節問題產生。
所以一旦發現牙齒有任何問題,越早治療是越好的喔 !!

  1. 像是深咬(上面牙齒幾乎遮住下牙,這種是過度咬合)
  2. 切端咬合(上下牙齒是呈現平面的咬合,沒有上牙前下牙後的咬合)
  3. 戽斗咬合(下牙咬在上牙前面)
  4. 上下咬合呈現歪斜不正
  5. 因缺牙或多生牙造成牙齒齒列不整而形成咬合逐漸改變歪斜。
  6. 因為骨骼或牙弓、大小的關係形成牙齒錯咬。

矯正治療的進行方式為何?

  1. 先評估患者口腔內的牙齒狀況,跟醫師討論矯正過程中的治療項目跟需知。
  2. 先取模型跟拍照紀錄牙齒原先位置。
  3. 黏上矯正器。
  4. 固定4-6個禮拜預診時間回診調整牙齒。
  5. 矯正完成拆除矯正器,取維持器模型,一個星期後回診裝戴維持器。
  6. 固定半年回診調整維持器並檢查牙齒。
智齒一定要拔嗎?

智齒通常只要蛀牙的話,一般醫師都會建議拔除。
因為智齒在咀嚼功能上沒有任何作用,加上智齒在口腔的最裡面,一般清潔上比較不容易。
容易造成第二大臼齒跟智齒的齒縫蛀牙,得不償失。
所以通常智齒如果有發炎或蛀牙現象,直接拔除就可,避免前面的牙齒也一併蛀掉,非常划不來的。
K小姐是一位容貌姣好,身形瘦弱的妙齡少婦,經本院的矯正醫師轉介過來處理右下智齒問題,據了解由於覺得右邊咬起來不大舒服,於是矯正醫師建議先拔除右下阻生智齒再行觀察。拔牙當天手術順利,未發生有脫臼、流血不止等狀況,術後拆線也未抱怨有神經麻痺的問題,整體而言相當符合一般拔智齒的正常狀況。術後第二週K小姐跑來說她覺得左側臉部肌肉無力,自己覺得臉部肌肉好像要塌了。經檢查張口度無異狀,兩側關節咀嚼肌亦無壓痛。拔牙醫師認為可能因為精神壓力過大過度緊張而引起,建議多休息先觀察,若症狀持續一兩個月以上無改善或有變化,再探尋是否有其他原因。
因過度擔心自己患上未知的疾病,K小姐接下來數月接連的探訪各路名醫,大部分醫師也查不出有任何異常症狀會導致K小姐所描述的症狀原因,甚至有神經科的醫師建議她去做精神鑑定。有部分醫師提出了一些特別的治療方案,由於堅信自己沒有精神問題,於是接下來K小姐接受了一連串,有的甚至匪夷所思的治療;1年後再見到她時,整個人已處於精神快崩潰、易怒的狀態,連帶張口說話時,聽見顳顎關節隱約的喀啦聲響,整個人的身心狀況已嚴重到令人唏噓的地步。
K小姐究竟患了什麼毛病? 綜合以上情形,最初K小姐很有可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疑病症,而後來由她的症狀判斷,長期的身心壓力,已經造成她的顳顎關節出問題,只是剛好在拔除智齒後兩周,顳顎關節的狀況剛好瀕臨臨界點,所以直接把拔牙做可能的聯想。接著就疑病症與顳顎關節症先做簡易解說再行討論。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是一種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持久的擔心和相信各種軀體症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徵的精神性障礙。患者因這些軀體不適的症狀反覆就醫,即使各種醫學檢查都是正常的結果,或者醫生反覆解釋,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慮。有些患者可能確實存在某種驅體疾病,但其嚴重程度也遠遠不足以解釋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和焦慮。儘管患者症狀的發生、發展與負性生活事件、艱難處境和心理衝突密切相關,但患者常常否認心理因素的存在,病程多為慢性波動性。軀體形式障礙包括軀體化障礙,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和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疑病症。其共同特點為:符合神經症性障礙的共同特點,以軀體症狀為主,並且表現為對軀體症狀的過分擔心(擔心程度與實際情況不相稱)或者對軀體健康的過分關心,如對通常出現的生理現象和異常感覺過分關心,但這些擔心或過分關注不是妄想,反復就醫或要求醫學檢查,但檢查結果陰性和醫師的合理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社會功能受到損害,上述症狀不足以診斷為其他神經症性障礙、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等。 鑒於這種分類是一種重新的組合,所以作為整體而言,相關的研究資料不多。 而且其中除了疑病症以外,其他的診斷在我國並未普遍使用。 因此,我們重點介紹疑病症。
一、軀體化障礙:軀體化障礙的特點是一種以多種多樣、經常變化的軀體症狀為主的神經症性障礙。 症狀可涉及身體的任何系統和器官,最常見的是胃腸道不適(如打嗝、疼痛、泛酸、嘔吐、噁心等)、異常的皮膚感覺(如瘙癢、燒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性和月經方面的主訴也很常見,常存在抑鬱和焦慮。 常為慢性波動性病程。 多伴有社會、人際或家庭行為方面的嚴重障礙。 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女性多於男性。 臨床表現除了符合軀體形式障礙的診斷概念以外,還必須以多種多樣、反復出現、經常變化的軀體症狀為主,在下列4組症狀中至少有2組共6個症狀以上:
1.胃腸道症狀
2.呼吸循環系統症狀
3.泌尿生殖系統症狀
4.皮膚症狀或疼痛症狀。
而且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不應該發現與這些症狀相關的軀體疾病的證據。 雖然如此,患者仍深感痛苦,不斷求醫。 各種醫學檢查的正常結果和醫生的合理解釋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慮。
軀體化障礙的鑒別診斷特別重要。 患者有主訴多、症狀變化多、累及的器官多等特點,常常難用某種內科疾病進行一元化的解釋。 但是,與內科疾病的鑒別主要取決於內科疾病的特殊體征、症狀及實驗室檢查的陽性發現。 當然,軀體化障礙患者對內科疾病並無天然免疫的能力,完全可能集軀體化障礙與內科疾病于一身。 這種情況下,往往易將內科疾病漏診,尤其是在內科疾病的症狀尚未充分表現時。
二、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軀體形式自主神經紊亂的特點是一種以自主神經支配的器官系統(如心血管、胃腸道、呼吸系統)的軀體症狀為主的神經症性障礙。 患者在自主神經興奮症狀的基礎上,又發生了非特異的,但更具有個體特徵和主觀性的症狀,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燒灼感、緊束感。 經檢査均不能證明這些症狀確系相關的器官或系統發生障礙所致。 因此,本障礙的特徵在於明顯的自主神經紊亂的症狀,非特異性的症狀上附加了主觀的主訴,以及堅持將症狀歸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統。有證據表明,許多這類障礙患者存在的心理應激或當前的困難和問題與本障礙有關,但在相當一部分患者並非如此,他們自始至終不能符合這一條件。 在本類障礙中,有時可有生理功能的輕度紊亂,如呃逆、胃腸脹氣、過度換氣,但這些紊亂本身並不擾亂有關器官或系統的基本生理功能。
確診需符合以下幾點: 1.持續存在自主神經興奮症狀,如心悸、出汗、顫抖、臉紅,這些症狀令人煩惱 2.渉及特定器官或系統的主觀主訴 3.存在上述器官可能患嚴重(但常為非特異的)障礙的先占觀念和由此而生的痛苦,醫生的反覆保證和解釋無濟於事 4. 所述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並無明顯紊亂的證據。
以下是另一個關於疑病症的解說,既往稱疑病性神經症,其主要臨牀表現是擔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種嚴重的軀體疾病。 患者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或身體的某一部分過分關注,其關注程度與實際健康狀況很不相稱,經常敘述不適,並四處求醫,但各種客觀檢查的陰性結果和醫師的解釋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慮。對身體畸形(雖然根據不足甚至毫無根據)的疑慮或先佔觀念也屬於本症。本病較少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疑病症的時點患病率爲0.15%0,佔全部神經症的0.7%,居各類型神經症之末。雖然任何年齡均可患本病,但以20-~30歲的年齡區間首發病例最多。
(一)臨床表現:本病基本特徵是持續存在的先佔觀念,認爲可能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進行性的軀體障礙。 突出的表現是患者對自身的身體狀況過分關注,認爲自己患了某種嚴重的軀體疾病。 主訴與症狀可只限於某一部位、器官或系統,也可涉及全身。症狀表現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患者對症狀的感知極爲具體,描述鮮明、逼真,表現爲定位清楚的病感。 如肝臟腫脹的感覺、胃腸扭轉的體驗、腦部充血的感受、咽喉異物堵塞感等。 有的患者則體驗到定位不清楚的病感,性質模糊,難以言表,只認爲自己體虛有病,狀態不佳。疼痛也是本病最常見的症狀,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主訴疼痛,常見部位爲頭部、腰和胸部,有時感覺全身疼痛。其次是軀體症狀,可涉及許多不同器官,表現多樣,如感到噁心、吞嚥困難、反酸、脹氣、心悸;有的患者則覺得有體臭或五官不正、身體畸形。 雖查無實據,仍要四處求醫、反覆檢查,或者做各種矯形手術,但術後症狀依舊。
(二)診斷與鑑別診斷 1.診斷 除了具備神經症性障礙的共同特徵以外,必須以疑病症狀爲主要臨床相,且至少表現爲下述中的一項: (1)對自身健康狀況過分擔心,其嚴重程度與實際情況很不相稱; (2)對經常出現的生理現象或異常感覺作出疑病性解釋; (3)有牢固的疑病觀念,缺乏充分依據,但不是妄想; (4)患者反覆就醫或反覆要求醫學檢查,但陰性結果和醫師的合理解釋不能打消其疑慮。 2.鑑別診斷 在臨床上,軀體疾病繼發疑病症狀的情況較爲多見。 有研究顯示,冠心病、高血壓、支氣管哮喘等患者常有一種誇大症狀的趨勢,使得軀體症狀與疑病症狀的區分頗爲困難,應引起臨床醫師的注意。根據病史、體徵或實驗室檢查可以鑑別。 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出現疑病觀念,並可發展成爲疑病妄想。疑病妄想是一種病態的信念,雖與現實不符,患者卻堅信不疑,並常常與被害妄想相糾纏。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疑病症狀表現古怪,如感覺到口腔內充滿了頭髮或半邊腦子已溶化成水,其內容可變化不定,且無求治要求。 同時,精神分裂症的特徵性的思維、聯想障礙、情感不協調、病後明顯人格改變、無自知力等均可作爲鑑別依據。 抑鬱症以心境低落爲主要臨床相。患者自我感覺不佳,覺得痛苦、厭倦、疲勞,也可伴有疑病症狀,但根據症狀的主次及其出現的先後與本病鑑別並不困難。
(三)預後:有關疑病症的預後,很少有系統的觀察報告。一般認爲,有明顯精神誘發因素,急性起病者預後良好。若起病緩慢,病程持續2年以上者,其預後較差。但總體上講,疑病症的治療效果不理想。
(四)治療:藥物治療主要在於解除患者伴發的焦慮與抑鬱情緒,可用苯二氮卓類、三環類抗抑鬱藥物、SSRIs 以及對症處理的鎮痛藥、鎮靜藥等。另外,對確實難以治療的病例可以使用小劑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奎硫平、利培酮、奧氮平等,以提高療效。
心理治療是主要治療形式,其目的在於讓患者逐步瞭解所患疾病的性質,改變其錯誤的觀念,解除或減輕精神因素的影響,使患者對自己的身體情況與健康狀態有一個相對正確的評估。目前常用的治療方式有精神分析、行爲治療和認知治療等。森田療法對消除疑病觀念可能有效,值得試用。
在治療實踐中,尚需注意醫患關係,對患者的疾病和症狀不要急於否認,需認真檢查是否確實存在軀體疾病,以免漏診、誤診,延誤治療。在查明病情的基礎上巧妙機敏地婉拒不必要的檢查。
顳顎關節紊亂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又稱顎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 TMJDS). 顱下頜功能紊亂症(cranial mandibular disorders、CMD),這是一個包羅一組涉及顳下頜關節和頜面肌肉症狀的疾病名稱,這些症狀包括顳下頜關節彈響、顏面都疼痛、下頜運動障礙·可以伴有耳部、眼部、肩頸部的疼痛以及頭痛等症狀·其診斷主要依據是臨牀症狀或體徵。TMJ是一個籠統的稱謂·其症狀可以輕到病人意識不到這是一種疾病·也可以重到疼痛難忍、張口受限、不能正常咀嚼。其人羣發生率約爲25%一60%,據估計在美國有主訴症狀者超過1千萬;在發達國家成年人羣中有治療需求者達到2%~5%,其中2o~40歲昔較多。較嚴重的TMD在兒童中的發病率爲1%~2%,青少年中約爲5%.成人中約5%~15%;.雖然總體水平沒有明顯性別差異·但有主訴症狀者中女性明顯多於男性。男女比例可達1比3。有資料顯示該症有一定的自限性,因此目前提倡應以可逆性治療爲主。
關於顥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病因可謂衆說紛紜·每一病因學假說的提出都不同程度地依託於一定的新技術背景,也不同程度地體現在對該症的命名之中。概括起來其病因學說有4大類
1. 結構異常病因學說·包括咬合異常和顳顎關節發育異常;
2.功能異常病因學說,主要包括頜骨肌功能異常及相應精神,心理特質;
3. 自創傷因素致病學說,主要指由異常功能所產生的創傷作用。
4. 綜合因素作用學說。目前尚沒有哪一個假說被廣泛接受。
功能異常病因學說:功能異常主要指肌功能異常,表現爲疼痛和功能障礙。持功能異常致病觀點的Schwartz L和 Laskin DM 特別強調:頜面疼痛與顎下頜關節病變屬於兩個不同類別的病症,前者病變主要發生在關節外,後者主要在關節內,並指出頜面疼痛與功能障礙的主要病因是咀嚼肌功能紊亂,與精神緊張等心理異常或心理特質關係密切,與個體社會適應能力相關的心理因素(如個性、交際能力、經濟狀態等)也密切相關。
肌功能紊亂學說:早在1955年 Schwartz L | 就注意到有些患者的主要症狀是顱面部疼痛、張口受限,並認爲其原因是咀嚼肌痙攣,從而提出了新的疾病名詞………顎下頜關節疼痛功能障礙綜合徵(temporonandibular joint pain dysfunction syndrome, TMJ-PDS),以此來描述該類疾病。1969年 Laskin DM 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亂綜合徵(myofascial pain dysfunction syndrone, MPDS)的概念,併成爲以後精神心理因素致病學說的重要理論基礎。在這篇文獻裏 Laskin 指出,精神緊張、口腔不良習慣(如過度張口、磨牙症等)、外源性創傷(external trauna)、異常咬合以及寒冷等刺激,可以誘發咀嚼肌疲勞,產生肌肉痙攣,進而引起咀嚼肌功能紊亂。其主要臨牀特點是領面部疼痛,可伴有一定的張口困難等下領運動異常以及題下頜關節輕度彈響症狀,但沒有肉眼可以分辨的題下頜關節影像異常表現,也沒有外耳道前壁觸診所檢出的關節後區的壓痛。在該學說中,一些咬合異常被認爲是肌功能異常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認爲肌功能異常改變了下頜運動的形式和下頜的正常位置,誘導咬合發生變化。但是也有學者強調咬合異常以及磨牙症可以是肌痙攣的誘因。在之後的論述中Laskin DM 還特別指出,雖然 MPDS 源於功能性障礙,但是並不排除肌功能紊亂最終導致關節內器質性改變。
精神心理異常學說:精神心理異常學說的出現與肌功能紊亂學說如出一轍, Schwartz L, Kydd WL1,Laskin DM 等先後都強調精神緊張在肌異常收縮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影響最大、針對TMD 精神心理問題最早作出專業研究報道是 Moulton RE ,1955年她提出了個性因素在 TMD發病中的意義,並將觀察的重點集中在慢性頜面疼痛方面,指出磨牙症可因誘發肌痙攣而導致頜面慢性疼痛,而後者又可加劇肌痙攣,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緊張焦慮型個體當出現頜骨肌緊張後,一些口腔醫療操作常常可加重其緊張程度,從而引起痙攣、疼痛等症狀。個體對於疼痛刺激的感覺閾值在一定環境下相對穩定,但是對刺激的反應卻有很大差異,這種差異具有明顯的心理特質基礎。可見焦慮型心理特質、疼痛症狀以及病人對病理性刺激的反應,三者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聯繫。1961年 McCall CM 採用明尼蘇達多因素個性問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作了一項對70例 TMD患者、70 例口腔外科患者以及70例健康人的調查研究,發現TMD患者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徵,如爭強好鬥心理較強、焦慮、優柔寡斷、易怒、長期休息效果較差、神經質、多疑等。這些個性因素或情感狀態導致其處理生活事件的能力比較差,其 TMD症狀常常是一系列症狀中的一種表現,這些患者病史中常有與精神壓力有關的其他疾病 。由於抑鬱、焦慮,使得這些患者對於一些症狀的忍耐性降低,求診意識強烈 。TMD 慢性疼痛患者與下背部疼痛及頭痛患者具有很相似的社會心理行爲特點。雖然 Schnurr RF等的研究表明,TMD患者的個性特質、對疾病的反應、對健康的態度、對精神壓力的把握能力與其他疼痛患者以及健康人並無明顯差異。但社會心理因素比較複雜,個體的心理素質、社會環境、應激狀態等常有波動。
在對前述疾病有簡單認知之後,接著簡述病患的就診經過。K小姐於107年11月2日回診洗牙時因抱怨右邊牙齒不舒服,在矯正醫師的建議之下,請診所另一位醫師分兩次時間分別拔掉左側及右侧智齒。第一次拔智齒於107年11月12日下午2點,當天由拔牙醫師拔掉臉部右侧上下智齒各一顆。約十五分鐘拔掉智齒。
拔完智齒後隔周拆線並無異常。再過一個星期, K小姐開始感覺不對勁,臉部額頭·臉頰·下巴開始感覺肌肉很重很累,並回診詢問當時不舒服的情況。回診時有詢問是否要照X光確認狀況,醫師回覆不需要,並說明不舒服情況應該是拔牙後的不適應,且當下並明顯異常狀況·並請K小姐回去再休息靜養看情況。
K小姐不舒服的感覺更加劇烈,開始自覺有面癱情況·臉部肌肉開始咸覺很重,講太多話或咀嚼多均會導致額頭·臉頰肌肉累,鼻子感覺重。說話時要臉部要用力,放鬆講話則口齒不清·且抬頭或低頭時下巴咸覺會滑動。回診詢問醫師該症狀時,醫師告知可能K小姐,倘若症狀持續數個月, 再去諮詢相關免疫專科,做進一步檢查。
K小姐因擔心便於近日至內湖三軍總醫院掛神經內科檢查·神經內科醫師認為K小姐臉部肌肉不舒服及鼻子重的狀況是無稽之談,檢查後認為她是精神科的問題並直接請她退診。後續K小姐再去掛骨科及復健科,骨科及復健科均無法解释臉部不舒服的原因。當天等待看診及轉診耗時一整天但仍無法得知為何導致不舒服,二個部門的三位醫師也無法提出治療方法。K小姐又於一月底至熟悉的萬華區和平醫院掛風濕免疫科並拜託醫師幫她檢查是否有重症肌無力或免疫系统的問題導致目前的症狀,但過幾天的檢查報告說明K小姐沒有重症肌無力或免疫問題。
於是K小姐拜託親友認識的口腔外科L醫師幫她看症狀。當天看診時L醫師表示這是因為拔智齒而造成顳顎關節的發炎。當天晚上L醫師直接將K小姐的上下排牙齒以鐵絲穿過上下排牙缝绑住固定,強迫不使用脸部肌肉及關節至少兩週, 看是否可以復原。K小姐接下來的兩週均無法開口說話並必須以往針滴灌食流質食物。固定鐵絲兩週後, K小姐於過年前幾天回診到L醫師诊所,因為農曆過年將近,因此先拆除固定鐵絲。剛拆除後的前3天似乎有感覺比較好一點,但第3天後K小姐感覺下巴掉了下去,開始臉部又因為咀嚼而疼痛。因此於二月底再回診L醫師诊所,L醫師說明可能需要裝咬合恆幫助回復正常咬合狀態, 但認為應該還不至於需要用到咬合板,建議先再觀察並開給K小姐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 再兩週過後, K小姐還是沒有好轉,只能吃很軟質的食物否則臉會很疼痛。因此2再次回診L醫師診所。這次L醫師建議装咬合板看看並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W醫師協助處理,107年3月14日K小姐給W醫師看診,但W醫師認為先不要裝咬合板且再觀察一個月。
107年整年至今,K小姐耗費許多時間赴台大醫院,台北長庚警院,台北醫學院,等許多位專科醫師看診諮詢,均無注明確找出症狀原因。藥物治療,注射至關節,針灸方法均沒有顯著效果·107年後半多次給L醫師看診並戴著到L醫師製作的咬合板吃飯以幫助咀嚼。但L醫師告知這會是很冗長的復健,目前仍然無法回到拔智齒前的狀態·L醫師亦無法保證是否能夠回復至拔智齒前的狀態,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回復。 K小姐依然覺得臉部疼痛,臉部抽蓄,無法持續說話超過一定時間,無法開口大笑,臉部肌肉拉扯導致耳朵耳鳴聽不清楚,頭痛,及無法順利進食且持續吃許多消炎止痛藥而導致的消化性渍瘍,急性腎炎,胃食道逆流,膽汁逆流等症状。
這個案例的發生,對病患與醫師都是件不願意遇見的事。K小姐急於找出不適的主因,迫不及待找到說有診斷跟治療方法的L醫師才甘心,其他醫師的建議跟檢查都被認為是沒有效的。而對拔牙醫師而言,病患僅因時間差的發病便歸咎於醫師亦令人感到無奈,儘管努力找出實證醫學的解說,病患亦不願想知道。說到底,醫病關係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信任,一旦失去信任就多說無益。事後討論,由於剛拔牙後並無明顯異常症狀,三總神經內科醫師建議看精神科,及後被認定可能為TMD,而目前TMD有部分與精神壓力有高度相關研究並合併治療,或許當初願意相信大部分的醫師的見解,放寬心或諮詢精神科醫師,結果可能會不一樣,但畢竟沒有精神科醫師的診斷,僅能做紙上推敲。 這案例是極為罕見的案例,但對於本院的醫師們都有了一定的教育,對於同處醫療環境的同業,有幾項心得可以互為參酌。首先,轉診的病人可能只信任原本的醫師。由於這案例是院內直接轉診,所以處理的速度很快,忽略了病患其實對轉診後的醫師並不熟悉,所以之後便把後續的問題直接認定是醫師引起。其實在臨床上,如果遇到病患具備某些特質的,大多數醫師都會等到建立信任關係才會進行治療,雖然低效率但也低糾紛。但是轉診的病人,往往會因為醫師之間有良好的信任感,而造成治療偏向by order,這種非自己建立的醫病關係並不穩固,病人稍有不適便有可能產生誤解,這時即便提供建議也不易被接受。如何拿捏效率與建立適當的治療步調,恐怕只能做中學了。
次之,同業之間期盼能教學相長、互相溝通,對病患較為有利。本案例發生時,本院曾聯絡上L醫師,想瞭解診斷發現與討論病況,但L醫師直接拒絕,並表明這麼漂亮的女生怎麼會被懷疑有精神病,也因此病患在後來的治療方式雖感到痛苦,可惜我等亦無法解釋原由使其明白,畢竟翻閱相關書本文獻,並無發現對應的治療說明或案例。
其三,醫療商品化的概念需要正視。其實這也是健保普及後的副作用之一,聽聞老一輩的”一人病、全家倒”的珍貴與昂貴的醫療年代,當時社會對醫師的尊敬與需要,對醫師的診斷普遍不會質疑。隨著健保變化,漸漸變成醫療服務優先,而這個轉變並非壞事,畢竟醫病對等才是一個正常的關係,但是過頭了,就會容易發生對醫師的不信任。究竟病患的疾病是病患造成的還是醫師造成的,過往的醫學教育教導我們致力於解決病患的問題,但現在逐漸有些病患會認為治療就像購物,一定是百分百的成功率,如果出問題一定是醫師的問題,"我原本好好的,怎麼會治療後變不好”、”以前我做甲治療沒事,做乙治療沒事,怎麼會這次有事?”如此云云。當社會大眾對疾病忘卻必然存在一定未知風險,便容易對醫師產生過高的期望與莫名的責難。我等只能在看診時多對病患說明清楚,並期盼將來病患都能認知到疾病發生的主因、不可測與多變性,而醫師僅僅是具備技術協助消除病灶或是減輕病症的人,如此”醫””病”一同醫”病”,才是良好的醫療環境。